基于直接面波径向各向异性成像方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地壳结构

2022-10-19
地球所

  自晚新生代以来,受到印度板块的持续向北俯冲及周边刚性块体的制约,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壳明显增厚,并经历了剧烈的构造变形。由于构造环境复杂且地震台阵不够密集等原因,目前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是否同东南缘一样存在中下地壳通道流尚且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的地壳破坏机制和动力学过程,因此有必要使用更加密集的台阵资料对这一地区的地壳结构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1 (a)研究区地形与地质构造图;(b)地震台站位置分布图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天扬博士等人基于ChinArray二期布设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的571套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于20141月至201512月间记录的三分量连续地震波形数据,利用直接面波径向各向异性成像方法同时获得了研究区三维高分辨率的地壳平均S波速度和径向各向异性模型。我们的模型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图2 研究区不同深度的S波速度扰动和径向各向异性水平切片

  结果显示,研究区上地壳和中下地壳分别表现为负的和正的径向各向异性,表明地壳形变模式的变化与深度有关。研究区上地壳呈现的负径向各向异性可能是与大型走滑断裂的剪切运动及近垂直排列的裂缝有关。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中地壳,径向各向异性普遍为正。西秦岭造山带和松潘甘孜块体下方的低速异常和正径向各向异性可能由部分熔融所导致,造成部分熔融的原因可能是剪切加热和软流圈物质上涌共同作用的结果。北祁连造山带下方的低速异常和正径向各向异性则更可能与地壳增厚有关。此外,青藏高原东北缘未发现中下地壳通道流。

  图3 S波速度和径向各向异性模型垂直切片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周边的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盆地中地壳则表现为高速异常和正径向各向异性,这可能与其下方分布的近水平排列的侵入岩浆岩有关。同时,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盆地一样同属于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华北克拉通西部(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盆地)的S波速度和径向各向异性模型进行分析,我们认为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刚性地壳有效地阻挡了青藏高原的东北向延伸,且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壳变形模式与华北克拉通西部的地壳变形模式是不同的。

  由于径向各向异性可以为研究地球内部的变形机制提供最直接的证据,且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利用密集台阵观测资料得到的径向各向异性的研究结果很少,因此本文所得到的高分辨率三维径向各向异性模型可以为研究该地区的地壳变形机制提供额外的证据。

  研究成果2022年发表于学术期刊《Tectonophysics》(Gao, T., Xu, X., Ding, Z., Wang, X., Wu, P., 2022.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regions revealed by direct surface wave radial anisotropy tomography. Tectonophysics 838, 229501.https://doi.org/10.1016/j.tecto.2022.229501)。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4100)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QJB16A03DQJB17A01)项目共同资助。